元宵為上元天官的生辰。
  元宵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元宵節又名「燈節」或「燈夕」。北魏時期,道教篤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及「下元水官」三位神靈,他們的生日,分別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及後漢武帝創建了「太初曆」,進一步肯定元宵節的重要性。元宵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及後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開始活動,直至年十七才結束。
  古代的中國傳統婦女,三步不出閨門,平時在白天亦難出門,更何況是夜晚,難得元宵節當晚可以破禁,自然會盡享歡娛,等待異性來結識,所以不少中國古代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都以元宵佳節為題材。
  相傳在漢武帝時,宮中有一個叫東方朔的人,上通天文,下懂地理,所算之事都靈驗,很得人信任,且風趣幽默,經常逗得漢武帝非常高興,而他與妃嬪及宮女的關係亦很好,如她們觸怒了漢武帝,總找他去漢武帝面前說情。
  有一年臘月,一名叫「元宵」的宮女因想念家人但無法回家想投井自盡,剛巧給經過的東方朔看見,馬上安慰她並答應替她想辦法。
  他先到城裡擺攤買卦,但所有人所求得的卦文都寫著:「正月十六火焚身」,於是請東方朔指點解救。東方朔叫他們在正月十三日那天到城外的西北方等候,當見到一個穿紅衣騎灰驢的姑娘走過,就要攔住她的去路,並要求她不要燒城,因她是火神。正月十三那天,他們果然看到那姑娘,於是懇求她不要燒城,姑娘說是奉玉帝之命來燒城,但被城裡的人哀求所感動,於是把錦囊交他們呈獻皇帝,如皇帝能想出辦法,她就不燒城了。漢武帝看到錦囊上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宵紅焰烈」後,非常慌張,馬上求助東方朔。
  東方朔說,火神是喜歡吃湯圓的,叫全城的人於正月十五晚做湯圓供奉火神。先讓火神心軟,然後於正月十六日晚在每家每戶及街上都燃點紅色的燈籠,用以瞞騙玉帝,讓他以為火已焚城。為避「火焚帝闕」,請皇上於正月十六晚帶同皇後及所有妃嬪宮女走到城中,以逃過大難,另命元宵提著一紅燈寫著「元宵」二字及捧著一盤湯圓在街上走,以供雲遊的火神享用。
  原來這是東方朔的妙計,他早就叫元宵的家人在正月十六日晚到街上找元宵見面。漢武帝不明原因,全都依了東方朔,於是造就元宵一家團敘的機會。而正月十六日晚果然安然渡過,漢武帝於是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須弄湯圓供奉火神(並命名為元宵節),正月十六日各人須燃點燈籠並走到街上避劫,慢慢就成為我們的習俗了。
  民間也有這樣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以示懲罰。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偷偷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嚇得不知怎麼辦才好。後來,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間已在著火了,希望避過這災厄。」眾人皆點頭稱是,並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望,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燄,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在古代是同春節聯繫著的;舊時的春節活動,通常從臘八(十二月初八)開始,到元宵節結束,也就是說,正月十五日是「過年」活動正式結束的一天。過了這天,一切生活又如平日一樣正常了。
元宵節的由來:
  與古代祭祀太乙神有關。太乙是天帝的別稱,據說是掌握人間的任何事情。先秦的帝王,為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年初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到了祭祀當天的晚上,宮中燈火明亮,祭祀儀式通宵達旦。公元前 104年,漢武帝創建「太初曆」時,就把祭祀太乙神的正月十五日列為重大節日。
  據載,自梁惠帝劉盈歿後,其母呂雉篡位,由呂氏宗族掌政。呂雉亡後,周勃、陳平等人率兵討伐諸呂,擁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因為討伐諸呂的日子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到了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在晚上出宮,與民同樂。因古時稱正月為元月,因此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訂為元宵節。
  與道教信奉「三官」尊神有關。道教的一個重要教派五斗米教,供奉三官尊神: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古人列為上元節;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古人列為中元節;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古人列為下元節,合稱「三元節」。這三個節日中,以上元節最受人重視。這一天按照三官的愛好,演奏音樂,張掛彩燈,人們成群結隊上街觀賞花燈,祈求賜福、赦罪和解厄。
  與漢代提倡佛法有關。東漢時期,佛教已傳入中國。有次,明帝劉莊在夢中見到一個身高六丈的金人,據說這就是西方的佛,於是派郎中蔡愔,博士秦景到天竺(印度)去尋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等從印度求得佛法,回到京都洛陽,同來的還有西方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明帝十分高興,親自出宮恭迎,燃燈拜佛,並在雍門西建白馬寺弘揚佛法。這卻引起道教的強烈反對。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他們向朝廷提出要同佛教鬥法。十五日,明帝把道士們召集到白馬寺,命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出來比法,結果佛家護勝。明帝更加篤信佛教,正式下令不論平民貴族,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一律要在夜間張燈結綵,表示對佛法的尊崇。
  到了唐代,元宵深入民間成為重大節日,慶祝活動持續三天三夜,當時的城市還是實行宵禁,唯獨正月十五日敕令燃燈,稱為「放夜」,後來演變成為後來元宵提燈的習俗。開元、天寶年間,連皇帝都不惜巨資搭建燈輪、燈樹、燈樓等新花樣,各種新型花燈的設計更是巧奪天工,精美絕倫。北宋初年,慶祝活動甚至長達五夜。
元宵節的節俗:
花燈:
  俗諺謂:「十三點燈起,十五上元宵」,燈節的前幾天稱為「放燈」,最後一天為「謝燈」。元宵日張燈結綵表示光明的象徵,預祝來年的行好運。除了每年推陳出新的花燈遊行外,有些廟宇並每年舉行花燈大會,並在廟內及四週掛滿平安燈,各式各樣出奇制勝的花燈造型,吸引了不少逛花燈的人潮。
猜燈謎:
  與燈相關的另一項活動是「猜燈謎」,在宋代以前猜謎被視為高尚活動,盛行於讀書人之間,到了宋代,謎語和元宵賞燈活動結合在一起,成為燈謎,使得元宵的節日習俗更加豐富。所謂「燈謎」,就是把謎語貼在花燈上給前來觀賞的人猜,猜中者可以得到獎品,因燈謎像虎一樣難射,所以又稱「射虎」,這項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大人小孩都喜愛的的趣味活動之一。而燈謎所沿用的語詞有很多種,例如:庾詞、謎語、射覆、社、詩謎、春燈謎、文虎、燈虎、打呆、打古仔、燈猜、破悶兒、風人體等。燈謎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文學作品,但在製作上,仍需運用巧思。因此、謎面的設計要符合「八美」,即句練、法淨、語圓、意明、字切、雅馴、超脫、體備。而傳統的燈謎更要講求一定的格式。通常所謂燈謎格有廿四種:秋千格,卷簾格,白頭格、徐妃格、求凰格、諧音格、玉帶格、粉底格、燕尾格、蝦鬚格、雙鉤格、加冠格、脫帽格、納履格、解帶格、脫靴格、系鈴格、上樓格、下樓格、掉首格、掉尾格、中分格、碎錦格、轆轤格。這些謎格,如運用得當的話,往往可以製出十分高雅的燈謎。
吃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約自宋代盛行,圓圓的元宵含有團圓的意義。元宵在南方也稱為「湯圓」,在一般人家中,於元宵當日將糯米粉和搓成湯圓,象徵全家團圓、事事順利。而傳統北方及店家元宵的製作方式則是用搖的,先做好餡粒,然後一顆顆放在大籮筐內的乾糯米粉上,搖晃籮筐,使其均勻沾上糯米粉,撈起元宵沾水後,再下籮筐搖,如此重複數次即成一顆顆圓滾滾的元宵了。
  《歲時雜記》記載:「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
  《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上元竹枝詞》:「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近千年來,元宵的製作日見精緻。光就麵皮而言,就有江米麵、粘高梁麵、黃米麵和苞榖麵。餡料的內容更是甜鹹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的有豬油肉餡,或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薑組成的五辛元宵,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各地習俗:
河北: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麵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麵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
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
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
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
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
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
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
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郲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
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
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
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
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
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
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
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新田縣遊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
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
泉州花燈最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
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
閩南地區有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
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
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
台灣:
台北縣的平溪、十分一帶,有元宵節放天燈的習俗,即所謂「南蜂炮、北天燈」。
台灣的許多寺廟,也在元宵節舉行「乞龜」的活動,以作為慶祝。
台中縣的東勢地區就盛行這項舊俗。苗栗地區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俗稱「豬籠粄」。
正月十五還有「聽香」的風俗。聽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燒香擲筊。請示過出行的方向後,於途中竊聽他人談話,再根據所聽的容,向神前擲筊占卜今年的吉凶。
元宵節詩詞選:
通衢建燈夜升樓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音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燄七枝開。
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旛動黃金地,鐘發琉璃台。
生查子     宋.朱淑貞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畫,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中元作       李商隱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鳩鳥媒。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青玉案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正月十五夜     蘇 味 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京都元夕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宵        唐伯虎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汴京元夕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如霜。
元夕影永冰燈    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元夕詩       施閏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獵炬金樽爛漫紅,
列第侯王燈市裏,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蕭唱遍江南曲,火樹能焚塞北風。
惟有清光無遠近,他鄉故國此宵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anzhiting 的頭像
    yuanzhiting

    Jimmy的工作室

    yuanzh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